四川开放大学(四川电大)燕园教学点

导航切换

联系电话:
02865656189

微信二维码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
当前位置:成都的电大专业报名 > 招生快讯 > 用信息技术支撑“互联网+大学”转型发展——访国家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校长荆德刚

用信息技术支撑“互联网+大学”转型发展——访国家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校长荆德刚

浏览:370 日期:11-16 13:00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国家开放大学办学40周年。40年来,学校扎根中国大地,坚持面向地方、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边远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办学方向与开放的办学理念,坚守质量立校与“名师名教”,追踪利用信息技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建立了一个遍布全国城乡的办学网络,形成了一所没有围墙的“互联网+大学”,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实用人才。记者日前就国家开放大学如何抓住历史机遇,实现从广播电视教育到远程开放教育,再到智能教育的发展历程,以及对未来教育的展望等话题对国家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校长荆德刚进行了专访。

用信息技术支撑“互联网+大学”转型发展——访国家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校长荆德刚

开办广播电视教育,建设新型大学

问:国家开放大学是我国改革开放大潮的亲历者,是邓小平同志改革开放思想的实践者。请您谈谈国家开放大学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创办的,办学以来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怎样的贡献?

答:国家开放大学的前身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1977年,邓小平在接见来华访问的英国前首相爱德华·希思时表示,英国利用现代化手段举办开放大学、让更多的人上大学的经验可以借鉴,中国也要利用电视手段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在邓小平同志的倡导和批准下,1979年2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28个地方广播电视大学同时举办开学典礼,揭开了我国远程开放教育发展的新篇章。中央电视台面向全国作了实况转播,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主讲了第一堂课。2012年,经教育部批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更名为国家开放大学。

一路走来,学校主课堂从广播电视转移到电脑、手机屏幕,教育技术从以广播电视手段为主升级到以网络技术手段为主,累计培养1440多万名本专科毕业生,为数以亿计的社会成员提供了各种类非学历教育培训,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促进了教育机会公平和国民素质提升。

作为一所新型大学,国家开放大学特别关注农民、士官、残疾人、少数民族和老年人、妇女等特定人群,实施了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计划、新兴产业工人培养、求学圆梦行动等教育服务项目,设立残疾人教育学院、西藏学院等,有针对性地开设适用特定人群职业发展需要的专业,遴选全国优质教育资源,搭建了面向特定人群的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为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工作部署和教育部要求,国家开放大学将教育脱贫攻坚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进行全面推进,发挥体系联动优势开展了系列教育脱贫实践。开展“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定点帮扶河北青龙、威县,支持滇西片区教育脱贫,参与东西部职业教育协作行动计划,参与推普脱贫和教育援青等。实施了“长征带教育精准扶贫工程”,教育援藏、援疆、援助兵团及援助通辽等扶贫项目,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2012年以来,国家开放大学以建设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为宗旨,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大力推进学分银行建设,并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学校认真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要求,在教育部直接领导下,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研制了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系列方法和工具,设计开发了功能完善的学分银行信息平台。目前,平台已为一批院校和培训评价组织开设机构账户。下一步,学校将按照国务院和教育部部署要求,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工作,研究统筹推进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各类学习成果认定积累、学分转换,推进国家学分银行建设工作,为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Processed in 0.020635 Second , 22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