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445 日期:03-05 15:00
在期末复习资料中,试题是其中非常重要不可缺少的资料之一,因为每次考试中,都是出现大量原题或者与原题极其相似的题目,所以为了保证能够有把握而且比较轻松地通过自考,试题题是大家复习当中的必备资料。下面是个大家整理的四川广播电视大学《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及答案试题,供大家参考复习。
一、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观察的设计和准备内容的是( ) 。
A.问题、 目的与对象的确定 B。 理论准备、 内容、 项目与表格设计
C.试探性观察与观察取样 D.组成评价专家组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对相关关系, 至少有这样两种情况: 变量 X 是变量 Y 的原因(或结果) ; 或 X
与 Y 都是其它变量的结果
B.有相关一定有因果, 两个存在相关关系的事物, 一定存在因果关系
C.相关关系与数学中函数与自变量关系的没有区别
D.相关的概念指两种变量之间的关系或联系程度, 它表达的是一种精确、 稳定
的变化关系
3.下列关于题目难度计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题目难度计算只有一个公式:
P=R/n100%
B.一种计算难度的方法是将所有被试按总分多少排序, 分别取占总人数 10%的
高分者与低分者, 然后分别求出在某一题目两组通过的百分数(Ph. Pl) , 用下公
式求平均难度: P=Ph+Pl/2 P 值表示难度
C.P 值越小难度越大, P 值越大难度越小, 介于 O%~100%之间
D.P 值越大难度越大, P 值越小难度越小, 介于 O%~100%之间
4.编制态度问卷, 下面哪些叙述是正确的?( )
A.题目不可以使用双重否定句
B.编制态度问卷不必回避社会赞许性高的问题 ’
C.量表尺度在。 10--1-2 之间最好
D.问卷题目越多越好
5.“总数为 N=500, 样本容量是 n=50, 求出间隔 500÷50: 10, 于是每隔 10 个
抽取一个样本, 连续抽样 50 次。 ” 这是采用( ) 。
A.简单随机取样法
B.分层随机取样法
C.等距随机取样法
D.多段随机取样法
二、 判断题
6.访谈时听的态度, 从认知上看, 分为主观判断、 客观接收、 意义建构三种层
面。 ( )
A.正确 B.错误 c.无错, 但不完备 D.存在部分错误
7.结构型访问法分为两种形式, 一种是访问者按事先拟好的访问大纲, 另一种
是将问题与可能的答案印在问卷上。 ( )
A.正确 B.错误 C.无错, 但不完备 D.存在部分错误
8。 次数分布也称为频数分布, 指的是一批数据中各个不同数值所出现的次数情
况, 或者是指一批数据在按等距划分的各个区域(组) 内出现的次数情况。 ( )
A.正确 B.错误 C.无错, 但不完备 D.存在部分错误
9。 等比变量(比率变量) 既有相等单位, 又有绝对零点, 能够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 )
A。 正确 B.错误 C.无错, 但不完备 D.存在部分错误
10.结构型访问法又称标准型, 即事先拟好题目, 问题次序和谈话用语, 按一定
的方式询问。 ( )
A.正确 B.错误 ‘C.无错, 但不完备 D.存在部分错误
11.中介变量即位于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 起联系、 传导、 转化或解释变量之间
关系作用的变量。 ( )
A.正确 B.错误 C.无错, 但不完备 D.存在部分错误
12.一个具有信度的研究程序, 不论其过程是由谁操作, 或进行多少次同样的操
作, 其结果总是非常一致的。 ( )
A.正确 B 错误 c.无错, 但不完备 D.存在部分错误
13.二次文献即曾经历过特别事件或行为的人撰写的目击描述或使用其他方式的
实况纪录, 是未经发表和有意识处理的最原始的资料。 ( )
A.正确 B.错误 C.无错, 但不完备 D.存在部分错误
14.对于自己了解较多的问题, 应该选择开放型访谈; 而对于自己了解较少的问
题, 应该选择封闭型访谈。 ( )
A.正确 B.错误 C.无错, 但不完备 D.存在部分错误
15.内在效度是指实验数据偏离真值的程度或系统误差的大小。 ( )
A.正确 B.错误 C.无错, 但不完备 D.存在部分错误
三、 简答题。
16.拉丁方设计的特点是什么?
解析:(1) 每个因素在每个被试的实验次数相同; (3 分)
(2) 每个顺序在每个因素的实验次数相同; (3 分)
(3) 每个顺序在每个被试的实验次数相同。 故拉丁方设计能够抵消实验中因实验
顺序、 被试差异等所造成的无关变量效果。 (4 分)
17.对自变量的控制包括哪些内容?
解析:控制包括两方面:
(1) 给自变量规定操作定义; (5 分)
(2) 规定自变量的不同水平的检查点或实验处理。 (5 分)
四、 实践题(20 分)
18.举例说明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
解析: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 主要有三种: (2 分)
(1) 消除法。 消除法是通过采取一定措施, 将影响研究结果的各种无关变量消除
掉。 它是控制无关变量的理想方法和基本方法。 消除无关变量的方法多种多样,
根据无关变量产生原因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6 分)
(2) 恒定法。 恒定法就是采取一定措施, 使某些无关变量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保持
恒定不变。 它也是控制无关变量的基本方法; (6 分)
(3) 平衡法。 平衡法就是对某些不能被消除, 又不能或不便被恒定的无关变量,
通过采取某些综合平衡的措施或方式, 使其影响通过平衡而抵消, 达到控制它们
的方法。 平衡法主要采用对比组方法和循环法。 (6 分)
以上就是四川广播电视大学《学前教育科研方法》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复习,争取取得好成绩。